加入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5-10-13 08:12:29点击:
新授课是种一棵树,复习课则是育一片林。新授课是在湖边钓鱼,复习课则是结网捕鱼。复习课是学生巩固和回顾已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的核心,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小学阶段,复习课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全面理解知识点,实现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复习课五个目标和五个策略阐述如何提升小学复习课质量。
一、复习课要实现五大目标:1、理——知识梳理要全复习课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准备复习课时,教师需要对所要复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梳理。这样可以确保知识点不遗漏,也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整理和梳理知识点时,可以运用表格、思维导图、概念构图等工具来辅助。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表现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和记忆。如认识图形概念构图。
2、联——知识结构要联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在复习课中,教师需要打通知识关联,实现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串讲法”或“问题支架”等方法,将不同的知识点串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通过实例展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中。提供问题支架在促进学生主动和深入探究时尤为重要,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知识的问题结构和认知框架,变碎片化学习为结构化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模糊学习为可见学习。如复习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复习课通过设计如下核心问题打通知识关联:
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表面积公式为什么不同?三个公式能不能统一为一个相同的表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探索其侧面积展开都是长方形,从而统一表面积公式:底面周长乘高+底面积乘2。二、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公式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表示?引导学生思考其相同点:上下粗细相同;都是相同图形叠加形成;都可以转化为长方体;因此体积公式可以统一为底面积乘高。三、表面积和体积意义不同,公式不同,你能发现公式背后的相同吗?引导学生画图理解,表面积和体积虽然意义不同,公式不同,但其公式都是在求有多少个相应的计量单位。总结:学习数学需要深度思考,需要关联思考,需要发现不同背后的相同,变化中的不变,在比较与关联中进行相互转化。3、深——知识本质要深
复习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的回顾,还应该是对知识本质和根源的深入探究。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追问问题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和规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来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深入理解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点的本质和规律。如复习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要引导学生比较其表面形式不同,但其本质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乘法交换律是从不同角度求整体;乘法结合律是把整体分成几个相同的部分;乘法分配律是把整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无论怎么分都是求相同的整体,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在求一个整体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4、练——知识迁移要真复习课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点来解决真实性、开放性和复杂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解决法等方法来激发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在学习年月日后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的生命已经度过了多少天?在计算时要用到哪些知识?运用了什么方法和策略?通过真实问题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同时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5、测——知识漏洞要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检测,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要精心设计典型题目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弥补,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错题集、知识点总结等方式来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补救。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小测验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总之,提升小学复习课质量需要从理、联、深、练、测五个方面入手。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全面、系统、深入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复习效果,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复习课五大策略: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在总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五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求和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
期末复习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以课内为主。
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4、以训练为主。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节练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多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考场上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不应有失分。
5、以能力为主。
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复习课要做到能力为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着重讲解基础知识:复习课应该注重讲解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样才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强调解题技巧:复习课应该注重强调解题技巧,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各种题型。练习和测试:复习课应该注重练习和测试,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测试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复习课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复习课要做到学生为主、课本为主、课内为主、训练为主、能力为主,需要注重基础知识、解题技巧、练习和测试以及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