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学历提升截止时间

0508

成人本科学历报考通道国家正规/学信网可查/含金量高
2022年学历考试
报考指导手纲(新)

真正的秋天,就要来啦!处暑节气都有哪些含义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5-10-13 08:08:45点击:

     

原标题:真正的秋天,就要来啦!处暑节气都有哪些含义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8月23日

我们迎来处暑节气

“标志着炎热暑天行将结束

逐渐进入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这段时间的天气状况是

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增大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公历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暑,即为“出暑”,标志着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真正的秋天即将到来。

●处暑有三候

与其他节气一样,“处暑”也以五天为一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此时节,老鹰将捕后没吃完的鸟放在地上,慢慢享用,就像祭祀一样;天地万物始见凋零,落叶翩翩,秋意乍现;各类农作物成熟,到了收割的阶段。

处暑时期气候特征

节气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气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北方气温下降明显

到了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开始影响我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

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南方感受“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

●处暑节气民间习俗都有哪些?

>>放河灯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漂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开渔节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

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驾船出海。

>>吃鸭肉

“处暑”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天气温差增大、昼暖夜凉,此时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

>>拜土地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获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怕把丰收洗掉。

●处暑时节,该如何养生保健?

此时节,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细菌和病毒容易繁殖,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常通风,勤洗漱,少聚集,以防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的感染和传播;饮食上宜清淡,可多吃百合、莲藕、蜂蜜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类或汤品,少食寒凉的瓜类,以及加重“秋燥”、耗气伤津的辛辣、烧烤之物;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适时午休,同时适量运动,加强锻炼,以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为宜。

END

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

责任编辑: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50329443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