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5-10-13 07:55:28点击:
杨莹,毕业于长沙学院英语本科专业,英语专业八级。自2009年以来,从事初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她所执教的录像课曾获省一等奖,在武冈市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撰写的十余篇论文多次获省、市一等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市赛中获奖,并晋级全国比赛。
杨莹是一名激情洋溢的老师,14年来一直秉承“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的教育理念,尽心教好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她是一名积极向上的探索者,在日复一日的三尺讲台上不断深挖,只为精益求精;她是一名谦虚奋进的学习者,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不断求索,与时俱进。
怀揣教育理想,扎根三尺讲台
2008年,大学刚毕业的杨莹凭借英语专业八级的扎实功底,入职广东一所知名外资企业。虽然当时收入不错,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她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当了一辈子老师的父亲聊天时,她才领悟到在外企工作中少了的那份东西,应该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于是,她便辞去工作,参加了武冈市的教师招聘考试,并以当年招聘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英语教师岗位。从此便带着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扎根平凡的三尺讲台。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14年过去,教过的第一批孩子已奔赴社会各类工作岗位。每每与这些毕业过的孩子聊天,听学生谈及老师曾带给过他们的影响时,她心中都会泛起一种自豪与满足,更加坚信自己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爱生如子,点亮乡村留守儿童
赞可夫说:“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育教学工作中,杨莹深深的懂得唯有心中有爱,才能将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贴在一起。所以,一直身为班主任、副班主任的她,始终关心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她所在的学校,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为乡村留守儿童,一些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小孩有些力不从心。冬天,时常可见学生的手上长满冻疮;夏天,被蚊虫叮咬留下的肿包更是触目惊心;小学高年级一些女生初来例假,也无人引导。细心的杨老师总会关注到这些问题,在班上备好了小药箱,解决孩子们的这些身体小问题;同时,她还在班级设立了“说说我的心理话”的秘密话语箱,让学生将一些想要诉说,却无处诉说的心理话写在纸条上,放进纸盒。她每天都会定时打开纸盒看一看,并及时回复,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她的细心关爱下,孩子们都把她当作自己的老师妈妈和知心姐姐,对这个关心呵护他们的老师充满了信任和感激。来自杨老师的这份关爱,仿佛一束束阳光温暖着他们孤单幼小的心灵。
潜心教学,促乡村教育发展
用英语课堂打开孩子们看世界的那扇窗。在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全民奋斗目标的今天,杨莹把英语的学习分成为通过英语,更好的了解世界与通过英语,让世界更多的了解我们这两个目标。怀揣着“看世界,说中国”的教育理想,她深入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坚持上好每一堂课,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英语教学紧扣核心素养,通过设计一个个精心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哪怕是农村的娃娃们,对英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学习方法,了解了更多的外国文化与知识;并能用英语自信的介绍自己,介绍家乡,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教书育人,指引学生人生路。教育家魏书生说,教师不能只醉心于做“教书匠”,而应立志做“教育家”。农村的孩子因地理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往往没有城市孩子的眼界和自信。作为他们的老师,杨莹会尽力挖掘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通过赏识与鼓励去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同时利用好课内外时间,拓展相关课外知识,让深处信息闭塞环境中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预测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
杨莹如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情操,是因为她知道她所教的这些孩子,大多数上不了清华北大、甚至一般的大学,他们毕业后奔赴的是社会上最普通的岗位。但如若每个平凡人都能爱国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奉献,那社会的底色必将是温暖与祥和。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在这位有爱的老师眼中:教书育人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一朵花摇动另一朵花的爱心之旅。杨莹将继续扎根教育事业这片沃土,用“行健致远”的精神奋力拼搏,书写美好的教育华章。(通讯员夏学进)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