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学历提升截止时间

0508

成人本科学历报考通道国家正规/学信网可查/含金量高
2022年学历考试
报考指导手纲(新)

原创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军飞行员载17万银圆投诚,晚年待遇如何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5-10-13 05:56:12点击:

     

原标题: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军飞行员载17万银圆投诚,晚年待遇如何

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随后,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拉开帷幕。这时,周恩来指着空中的一架C-46运输机对毛主席说:“这架飞机的副驾驶员很厉害,他自己开着飞机投诚,还拉了17万银元过来。”毛主席听闻后,点头称赞道:“这小子不错!”

这名拉着17万银元投奔我军,并受到毛主席称赞的飞机驾驶员究竟是谁?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做出了投诚的决定?晚年这名飞行员的待遇又是怎样的?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新中国成立前夕,投奔我军的国军飞行员。

(开国大典上的飞机编队)

开国大典上的国军飞行员

这名拉着17万银元向我军投诚的飞行员,名叫杨宝庆,河北省曲阳县人。在1949年2月投奔我军之前,他还是一名毕业于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的空军少尉。

1922年8月,杨宝庆出生在一户贫农家庭,自幼历经磨难。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年仅14岁的杨宝庆不得不与一家人散尽积蓄,到河南省投奔亲戚避难,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杨宝庆)

接踵而至的干旱、饥荒,让这个本身贫寒的家庭每日糊口都变得愈发艰难。杨宝庆的父母只好含泪割爱,将年幼的儿子托福给了他的三叔,他们则回到曲阳老家生活。

临别前,杨宝庆的父母对他说:“孩子,爹娘就要回老家了。咱们家穷,日本人看不上咱们家里什么的。从此以后好好跟你三叔、三婶过日子!”

(抗日战争时期逃亡的难民)

父母的这番嘱咐,成为了杨姓一家的诀别词。在泪水中告别父母的杨宝庆从此立志:学好一身本领,杀敌报国,早日和父母团聚!

在三叔一家的帮助下,杨宝庆在国立第一中学完成了初中学业。但是,心中难以磨灭的国仇家恨,让杨宝庆并没有继续读书,而是有了从军的念头。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三叔的反对:当兵太过凶险,如果杨宝庆有个三长两短,他无法向杨宝庆的父母交代。

(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

在三叔的极力反对下,杨宝庆只好于1941年孤身一人偷偷远走四川,考入成都陆军军官学校,成为该校的第18期学员。

1942年,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发布的招生信息吸引了杨宝庆。浩瀚蔚蓝的天空,让他前所未有地感到着迷。于是他果断改变主意,转而报考空军军官学校,并成为该校第26期学员。在校期间,杨宝庆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被送往印度拉合尔飞行学校,接受美军飞行训练。

(中美混合空军飞行员)

1944年,海外集训的杨宝庆终于学成归国。在与同窗乘坐货轮返回祖国的途中,杨宝庆等人还意外地遭遇到了日本驱逐舰,货轮不得不在赤道附近徘徊3个多月才甩掉日军的追击,这让杨宝庆对日本侵略者更是多了几番憎恨。

归国之后,杨宝庆立即被编入“中美混合团第3中队”,授空军少尉军衔。他驾驶着B-25型轻型轰炸机,直接参与对日军的反击作战,并且屡立战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阔别家人多年的杨宝庆,有了回家看望父母、三叔的打算。

蒋介石的“昏招”,让他满载17万银元投诚

正当杨宝庆等在抗战中为国家流血牺牲的军人准备和家人团聚时,蒋介石政府却不顾人民对和平的呼声,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6年6月26日,国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作为抗战中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杨宝庆也不得不被国军调往空运10大队102中队,驾驶C-47运输机,在东北战场运输国民党军队。一时间,杨宝庆陷入到了巨大的痛苦和迷惘之中:自己苦练飞行本领,是为保家卫国,如今为何军队的枪口却调向了自己的同胞?

(解放战争中运输国民党空军的美式战机)

不过幸运的是,在1946年结识的辅仁大学女学生刘毓璞,为杨宝庆在迷惘之际增添了一些慰藉。二人情投意合,很快喜结连理,并生下了两个儿子。从此,飘零半生的杨宝庆,心头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牵挂。

然而,蒋介石当局的一意孤行却拆散了杨宝庆和无数国军飞行员的家庭。1946年6月26日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之际,国军空军第8大队35中队上尉机长刘善本、副驾驶张受益等人驾驶530号美制B-24型轰炸机从成都飞往昆明航线时,改降延安投奔我军。在1948年的9月23日、12月16日、12月29日,又有三起特大国军飞行员投诚事件。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当局为防止再有国军飞行员“叛逃”,于是下令将所有国军飞行员的家属悉数押往台湾,作为“人质”扣留。

(解放战争中首位投诚的国军飞行员:刘善本)

在蒋介石当局的蛮横指令下,杨宝庆好不容易才拥有的圆满家庭再度破裂——杨宝庆的妻儿等人均被国军押往台湾嘉义机场,历经长途颠簸,年幼体弱的孩子也因病住院。得知妻儿受苦的杨宝庆内心顿觉肝肠寸断。

焦躁不安的情绪,让杨宝庆难以集中精力执行任务。1949年2月,在驾驶飞机执行一次从太原到西安运输任务的过程中,杨宝庆驾驶的飞机出现了意外:西安机场的停机库因他驾驶的飞机遭到破坏,他本人也险些机毁人亡。一想到自己可能遭到国军军法的问责,杨宝庆的心头更加多了几分怨气。

(解放战争期间的C-46运输机)

碰巧的是,杨宝庆在机场遇到了同为飞行员,执行运输任务的姐夫赵连景。见到杨宝庆如此心烦意乱,赵连景便前去开导。在聊天的过程中,二人发表了各自对时局的看法,赵连景说道:“如今国民党在大陆节节败退,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蒋介石如此腐败无能,又心狠手辣,唯有投靠解放军才是未来的出路。如果你能事先一步,投奔解放军,我定当随后同去。”

姐夫赵连景对时局的一番见解,让杨宝庆如同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于是,他将身上所有家当委托给姐夫,并留下一封给妻儿的“遗书”,上面写道:“用这些钱打通关节,想办法出来;如果逃不出来,就留作生活费。”

(解放战争期间的C-46运输机)

2月19日,杨宝庆趁着夜黑风高,带着手电筒、钳子等工具,拧断了西安机场上一架C-46运输机的舱门锁。他谨慎地检查了飞机仪表、油箱燃料后,断定飞机有足够的燃料飞往北平。凌晨2时,巡哨的国军发现了杨宝庆的行踪。他立即钻进驾驶室,并启动飞机,驶向茫茫穹宇。

在杨宝庆乘机起飞后不久,国军立即派出若干架战斗机进行拦截。杨宝庆不得不钻入云层,一路向北盲飞。虽然他凭借着高超的飞行技巧,脱离了国军战机的追捕,但在和国军飞机缠斗的过程中,飞机的油料也提前耗尽。最终,杨宝庆不得不在一处河滩紧急着陆——这处河滩所在的地方,名叫唐山。

向我军投诚的飞行员,待遇怎么样

飞机迫降造成的巨大冲击力,让杨宝庆晕厥了过去。巨大的声响吸引来了唐山当地的驻军和民众,许多人以为飞机失事了。但当他们打开飞机的驾驶舱和运输舱时,里面的一幕却让他们十分惊讶:驾驶舱内的飞行员杨宝庆除了摔坏了门牙,身体并无大碍。而飞机的运输舱内,则装满了几乎成山的银元!

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杨宝庆先是被当地百姓送到自己家中疗养,后又转至滦煤矿医院接受治疗。几天后,杨宝庆在部队的护送下抵达了他心心念念的北平,并在南苑机场见到了此前救自己一命的唐山驻军首长。驻军首长亲切地问他:“你的身体好些没有?飞机上的17万银元是不是你的?如果是你的,我们会如数归还!”

(民国时期银元)

此时杨宝庆才意外地得知,原来自己紧急开走的一架飞机上,竟装满了如此一笔不菲的财富。而首长和当地人民对他的关怀,则让他分外感动。于是,他爽快地说道:“飞机不是我的!上面的银元也不是我的!”

事后人们才得知,原来早在1948年辽沈、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当局见大势已去,便在中国大陆秘密开展将黄金、白银运往台湾的秘密任务。据不完全统计,蒋介石在1948——1950年间,从大陆运往台湾的黄金就高达三百万至五百万两,折合112——187吨;连同白银、外币折合黄金,被运输走的货币重量则超过1千万两。杨宝庆开走的那架C-46运输机,正是执行秘密运输任务中的一架。

(C-46运输机)

杨宝庆的投诚,不仅让解放军收获了一名训练有素的优秀飞行员,还让蒋介石搜刮的这部分民脂民膏,重新回归到了人民的手中。在解放军的安排下,抵达北平的杨宝庆立即找来一部电台,询问在台湾的妻儿们近况如何。得知丈夫平安抵达的刘毓璞立即动身,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搭坐货机抵达青岛,后又绕过重重封锁,于1949年3月与杨宝庆重新团聚。

重与家人团聚的杨宝庆百感交集,他感谢党,感谢解放军,也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让他能够从此以后与家人和祖国永不分离。

(C-46运输机)

随后,在解放战争中“驾机起义第一人”的刘善本找到杨宝庆夫妇,告诉了他们解放军决定聘用两位人才的好消息:杨宝庆前往东北空军航校担任飞行教员,刘敏璞则留在了华北航空局当会计。1949年8月,杨宝庆作为人民空军第一支飞行队,受命开展“开国大典”机阵空中训练任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阅兵式中,9架驱逐机、2架轰炸机、3架运输机以及3架教练机飞过天安门上空,其中就有杨宝庆驾驶的C-46运输机,于是便有了我们故事开头的那一幕。

(天安门广场上观看飞机阵型的观众)

1951年11月,杨宝庆接到了赴牡丹江第七航校担任教学工作,负责培训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女飞行员。在他的不懈教导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诸如武秀梅等优秀的女性飞行员,在抢险救灾、人工降雨、航空测量、科研试飞等多项领域均有建树。这些飞行员的优秀成绩,对从事飞行事业半生的杨宝庆而言,就是最宝贵的勋章。

1955年6月,杨宝庆结束了自己的飞行员生涯,转到四川工作。退休后,他享有正厅局级待遇,晚年当选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晚年杨宝庆)

杨宝庆的个人经历,实际上是许多投诚飞行员的历史缩影。1955年7月7日,在彭德怀的建议下,中央颁布了对投诚飞行员明确的待遇规定:驾驶喷气式战斗机起义者,每人奖人民币一万五千元;驾驶螺旋桨战斗机和轰炸机起义者,每人奖人民币六千元;驾驶运输机起义者,每人奖人民币五千元;驾驶教练机起义者,每人奖人民币三千元。

此外,投诚飞行员的家属还享有安排工作、住所、子女教育等一系列的优厚待遇条件。

(投诚的国军飞行员)

在政策的鼓励下,在1950年——1969年,总计有16起国军飞行员投诚事件发生。1988年,解放军宣布暂停对飞行员投诚的奖励办法后,在1980——1989年间依然有3起投诚事件发生。

让国军飞行员不顾生命危险,投奔解放军的原因不仅仅是一系列的优待政策,而是他们看到了一个国家有未来,民族有希望,人民有力量的新社会。在这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更没有任人宰割和欺凌的不平等条约。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找到了奋斗的意义,也找到了历史的选择。

责任编辑: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50329443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