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作者:成人自考 发布时间:2025-10-13 07:54:56点击:
1、线性回归原理
线性回归是一种最基本的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解决回归问题。它的基本思想是假设输入(自变量)和输出(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最小化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方误差,求解出线性关系的参数。
假设有m个特征的输入数据,用向量表示为 x =[x1, x2,..., xm],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公式为:
y = w1x1+ w2x2+ ...+ wm*xm + b
其中,w1, w2,..., wm为权重参数,b为偏置项,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数据找出的。
2、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下降是一种用于求解最优化问题的迭代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按照目标函数梯度方向的负方向进行搜索,以此来更新参数,直到找到目标函数的最小值点。
在线性回归中,我们的目标函数通常是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
J(w, b)= 1/2N *(y(i)- (w*x(i)+ b))^2
其中,N为样本数量,y(i)为第i个样本的实际值,w*x(i)+ b为第i个样本的预测值。
通过梯度下降,我们可以迭代地更新w和b,使得J(w, b)尽可能小。具体的,更新公式如下:
w := w -* [gf]2202[/gf]J/[gf]2202[/gf]w
b := b -* [gf]2202[/gf]J/[gf]2202[/gf]b
其中,为学习率,是一个需要人为设定的参数,决定了每次更新的步长。
3、正则化技术
正则化是一种用于防止过拟合的技术。在机器学习中,过拟合通常发生在模型过于复杂,能够在训练数据上达到很高的准确度,但在新的、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很差。
在线性回归中,我们常用的正则化技术有L1正则化(也称为Lasso回归)和L2正则化(也称为岭回归)。它们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加入对参数的惩罚项,使得模型不仅要拟合数据,还要保持模型的复杂度。
在L1正则化中,我们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权重的绝对值作为惩罚项:
J(w, b)= 1/2N *(y(i)- (wx(i)+ b))^2+ w
在L2正则化中,我们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权重的平方和作为惩罚项:
J(w, b)= 1/2N *(y(i)- (wx(i)+ b))^2+ w^2
其中,为正则化系数,是一个需要人为设定的参数,决定了对模型复杂度的惩罚力度。
总的来说,线性回归、梯度下降和正则化都是机器学习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案例
4.1案例1:房价预测
我们首先用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说明线性回归和梯度下降:房价预测。假设我们拥有一个数据集,其中包含房屋的面积(平方米)和相应的售价(万元)。我们的目标是根据给定的房屋面积来预测房屋的售价。
我们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房价和面积之间的关系:价格= w *面积+ b,这里,w和b是我们需要通过数据学习得到的参数。为了求解这些参数,我们需要一个优化目标,这就是最小化预测价格和真实价格之间的平方误差。使用梯度下降算法,我们可以迭代地更新参数w和b,使得误差最小。
4.2案例2:在线广告点击预测
再来看一个线性回归和正则化的例子:在线广告点击预测。假设我们是一个网络广告公司,我们拥有用户的各种信息,比如年龄、性别、职业、浏览历史等,我们的目标是预测用户点击某个广告的概率。
这是一个典型的线性回归问题,但这里我们有很多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也就是说,这些特征不是完全独立的)。为了避免过拟合,我们可以使用正则化技术,如L1正则化或L2正则化,这样可以防止模型对某些特征过于敏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4.3案例3:股票价格预测
最后来看一个线性回归、梯度下降和正则化都有的例子:股票价格预测。我们有一些历史股票价格数据,以及一些可能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如公司的盈利数据、经济指标等。我们的目标是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
这个问题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来解决,但由于我们有很多可能相关的因素,所以模型可能会变得很复杂,导致过拟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L1或L2正则化来限制模型的复杂度。同时,由于股票价格数据可能存在噪声,我们可以用梯度下降算法来迭代地更新模型参数,找到使得预测错误最小的模型。
5、名词解释
5.1梯度
在数学上,梯度是一个向量(矢量),表示了某一函数在特定点处的方向导数沿着该方向取得最大值。在多元函数的情况下,梯度的方向指向函数值上升最快的方向,而梯度的大小(模)则是函数值在那个方向上的变化率。
用更直观的方式来理解,你可以将梯度想象成你站在山坡上,梯度的方向是最陡峭的上坡方向,而梯度的大小则表往那个方向走,你会上升得多快。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最小化一个损失函数,为此,我们可以利用梯度的性质:负梯度方向是函数值下降最快的方向。这就是梯度下降算法的原理。
5.2负梯度的例子:
假设你正在爬山,但你的目标是下山到达山底的一个湖边。这时你在山上的某一点,你看不见湖,也不知道怎么走。然而你有一把指南针,它可以告诉你哪个方向的坡度最陡。这个“最陡的方向”就是梯度的方向。然而你想下山,所以你需要走的是与“最陡的方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这就是负梯度的方向。你一步步地按照负梯度的方向走,最终你就会到达山底的湖边。在这个例子中,山的高度就像是机器学习中的损失函数,而湖边就是损失函数最小的地方。你一步步地按照负梯度的方向走,就像是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一步步地更新参数以减小损失。
5.3拟合
拟合(Fitting)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中通常指的是一个过程,即根据一组观测数据找出一个函数,使得这个函数能在某种意义上最好地近似描述这组数据。这个函数就叫做拟合函数,常见的拟合函数有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等。
比如在线性回归问题中,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一条直线(也就是一个线性函数),使得这条直线能尽可能地接近所有的数据点,这就是线性拟合。
过拟合(Overfitting)和欠拟合(Underfitting)是机器学习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过拟合是指模型过于复杂,以至于不仅拟合了数据中的有效模式,还拟合了数据中的噪声,这样会导致模型在新数据上的泛化性能下降。而欠拟合则是指模型过于简单,以至于无法捕捉到数据中的有效模式,这样会导致模型在训练数据和新数据上的性能都不好。
5.4拟合的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农民,你有过去几年的农作物产量和当年的降雨量的数据。你注意到,降雨量似乎对农作物的产量有影响,于是你决定用这些数据来预测未来的农作物产量。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进行拟合。你可以尝试找到一个函数,该函数以降雨量为输入,预测农作物产量为输出。在这个例子中,你可能会试图找到一个线性函数(即 y = ax + b),其中x是降雨量,y是农作物产量,a和b是你需要拟合的参数。你可以通过最小化预测产量和真实产量之间的差距来找到最佳的a和b。这个过程就叫做拟合。
然而,你还需要注意过拟合和欠拟合的问题。如果你的函数过于复杂,比如一个高阶多项式函数,那么它可能会完美地匹配所有的数据点,但在预测新的数据时可能表现得不好,这就是过拟合。反之,如果你的函数过于简单,比如一个常数函数,那么它可能无法捕捉到降雨量和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欠拟合。
与考生自由互动、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